土壤问题,现代农业的重大的课题 !

时间:

2015-01-12 01:25:00.000


土壤问题,现代农业的重大课题 !

 

  在前10年的时间里,我们的农业处于持续追求产量阶段,农药、化肥、调节剂频繁使用、过饱和使用情况非常的普遍,使我们的土壤持续的恶化,盐分积累、pH值升高、板结、流行性病虫草害越来越难控制、连坐障碍等都成为摆在我们面前难以解决的问题。

  这一边是土壤问题的日益严重,另一边是市场对农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,种植者又需要实实在在的效益,只有突破这三个问题才能走上健康、快速发展的道路。

  结合国内外的先进经验,解决土壤问题的核心办法是合理施肥、科学用药;其次配合土壤改良、轮作、休耕、土壤消毒、无土栽培、设施农业等方法,选其所长,结合自身,科学合理开发、利用、填补、改良土壤,才能达到让作物质优高产、让土壤可持续利用的目标。

  下面我们重点论述一下,合理施肥;科学用药;土壤消毒。

  一、合理施肥、科学用药

  施肥原则:适时、适量、适法、适作,解释为针对不同的时间和生长阶段,选用合适用量和合适肥料配方,用最恰当的方法,施用在目标作物上,为了不破坏土壤,必须考虑肥料的流逝、固定、酸碱度、吸附、阴阳离子供应比例及拮抗等等,植物需要养分就是16种元素,施用的肥料也主要是单质肥、复合肥(水溶肥&缓释肥)但是针对目标作物调配好,用好,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。

  植保方针:预防为主,综合防治,农药的使用必须是以农业防治为主,化学防治为辅,化学防治要对症下药,安全合理。科学混配、轮换,设计整个生长周期用药方案,要严格控制农药用量、安全间隔期和残留降解时间,考虑经济阈值和天敌规避。

  二、土壤消毒

  土壤消毒是现阶段,消除连坐障碍、解决农药过量使用、提高产量和品质的最好办法之一,土壤消毒主要分:化学消毒和物理消毒。物理消毒成本较高,受影响条件较多,下面我们详细解读一下化学消毒:

  熏蒸剂的选择及用量

  推荐选择化学消毒剂:棉隆,低毒高效,安全性高,施用方便,比较适合我们现阶段的农业种植现状。

  经试验,98%棉隆颗粒剂用量为:亩用量20-40公斤,目前国内在生姜、草莓、花卉、三七上均有非常好的效果表现。

  1. 整地

  平整土地,去除杂物充分碎土,清除田间土壤中的植物残根,作物秸秆和大的土块、石块等。

  2. 浇水

  施药前浇水,打破病原菌和杂草的休眠,首先平整土地,施药前5-7天,将需要进行消毒的土壤浇透水,或等雨后5-7天,土壤湿度为65%左右时。

  3. 均匀撒药

  先将棉隆称量后,均匀撒施于土壤表面。为了撒施均匀,可使用喷粉机器,均匀喷施。

  4.混土

  撒完药剂后,用旋耕机将棉隆颗粒剂均匀混于土中,如防治根结线虫,混土深度需要达到30厘米。

  5.覆盖塑料薄膜

  浇水后,立即覆盖塑料薄膜,四周压实。覆膜天数受气温影响,温度越低,覆膜时间越长。

  6.揭膜

  种植或移栽前7-15天,揭膜。揭膜后,要翻土透气,土温越低,散气时间越长。棉隆应于播种或定植前至少4周前使用。施用棉隆土壤250mm深度的温度最好在12 ℃以上。

  混土施药法有哪些注意事项呢?

  (1)施药时,应戴橡皮手套、口罩和靴子等安全防护用具,避免皮肤直接接触药剂,一旦沾污皮肤,应立即用肥皂、清水彻底冲洗;

  (2)撒药时,应背身逆风撒药。

  (3)该药剂对鱼类有毒,防止药粉飘移到附近池塘;

  (4)贮存应密封于原包装中,并存放在阴凉、干燥的地方;

  (5)不得与食品、饲料一起贮存。

  土壤消毒后,避免病虫害的再引入至关重要。土壤病虫害包括真菌、细菌、线虫、杂草和昆虫在消毒后的环境发生发展更快。为了避免土传病害传入已处理过的土壤中,应怎样进行土壤消毒后的田间管理呢?

  1、首先要选用无病品种

  选用优良抗病品种,根据本地蔬菜病虫害的发展情况,选用适宜本地区栽培的抗病品种,做到良种配良法。

  2.种子消毒

  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,如温汤浸种、高温干热消毒、药剂拌种、药液浸种等方法,能够减轻或抵制病害发生。

  3.苗床消毒或基质栽培

  最好采用基质栽培。如无适合的基质,可选用山坡生土,也可应用未种过蔬菜的大田土。配制营养土的农家肥应已经腐熟且未经蔬菜残体污染。如果不能保证苗床土无病菌,可用熏蒸剂进行消毒,还可以防除苗床杂草和地下害虫。

  4.作好预防工作

  为了减少虫害蔓延到已灭虫土壤的风险,避免从周边农场带入未处理过的土壤,可以采取以下措施:

  (1)在灭虫后的土壤中使用机械和工具之前,要清洗机械和工具上粘附的未处理土壤;

  (2)避免你的鞋子衣服将未处理的土壤带入已处理的田地中,特别是在种植的时候;

  (3)当土壤处理后移走防水布时,小心不要散布未处理的土壤

  (4)不要在处理土壤层以下耕作(这样可能会将虫害带上来);

  (5)最好在进温室的门口有一个洁净水池,放入消毒剂,进入温室可进行消毒。

  为了避免土传病害传入已处理过的土壤中,进行土壤消毒后的田间管理很重要,同时掌握熏蒸后种植时间也很关键。

  熏蒸后种植时间依赖于处理后的敞气时间,让熏蒸毒气散发出去,以免种植作物时出现药害。熏蒸后种植时间很大程度与熏蒸剂的特性和土壤状况有关,如土壤温度和湿度。当在冷和湿时,应增加敞气时间;当在热和干燥时,可减少敞气时间;高有机质土壤应增加敞气时间;粘土比砂土需要更长的敞气时间。

  我们可以通过萌发试验定性判断是否有药剂残留,即拿两个罐头瓶,一个瓶中快速装入半瓶熏蒸过的土壤,别一个装入瓶中装入半瓶未熏蒸过的土壤。(注意,取样时可取同一块田中最低位置的土壤,同常此地土壤的残留较高。)然后在罐头瓶中用镊子将一块湿的棉花铺在土壤的上部,再在棉花上放20粒莴苣种子,盖上瓶盖。放罐头瓶在无直接光照的室内2~3天。2~3天后,拿出棉花块,数莴苣发芽数,并观察种苗的状态。如果莴苣发芽较少或根尖有烧根的现象,则表明有熏蒸剂残留。如果未熏蒸的土壤发芽少于15 粒,或莴苣根尖有烧尖现象,应替换莴苣种子,重新进行测试。如果熏蒸过的土壤发芽数少于15粒,一周后重复进行测试。如果熏蒸过的土壤莴苣发芽数高于15 粒,并且无根尖烧根现象,可栽种。